[樂讀] 什麼是真正的聰明?

★迴紋針的小叮嚀★
  • 「非商業性」轉貼這篇文章沒問題,但請在轉貼文章時將這篇文章的連結一併附上,非常謝謝您的貼心與尊重。
  • 飲食或消費記錄多半有時效性,請將發文日期列入參考,並在前往消費前先跟店家確認。
  • 本部落格商業合作文絕對標示清楚,絕無置入,請安心閱讀。

  • 在2018年前,我從事的都是一成不變的教書工作,也就是把學科知識以有系統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此外,我也擔任導師,經由一些班級經營技巧,為孩子們打造班級良好的讀書與表面上和平相處的風氣。在此之前,我向來認為我在做的事情,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只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父母之為子,必為之計深遠」,就會想方設法地開發出許多的教學與領導策略,而且持續精進,陪伴孩子度過這一段尷尬的青春期。

    2018 年是一個分水嶺。當年我自認為我的教學與導師知能都有一定的基礎了,也能夠融會貫通,開始有一點覺得索然無味。儘管選擇教職,本來就是希望能夠生活安定,然而過於沒有挑戰性,也會讓我意興闌珊,因此那一年我轉換工作內容,投入學校的行政職。在「行政大逃亡」的年代,一個已經從未碰過行政、教書超過 15 年的老鳥,願意出來扛下行政工作,通常會被人在後面指指點點,說什麼想不開之類的。也的確,吹皺一池春水後,有些我從未講過話的老師,竟然跑來問我為什麼出來做行政工作。我的答案千篇一律,因為我想學不一樣的事情。

    這幾年中,我常被一個熟稔的同事 S 誇讚是個聰明人。一開始,原因都只是我還不錯的學歷,所以我都嗤之以鼻,或許由於我一直都處在一群會讀書的人的環境中,出社會後又多半是教書這種單兵作業,根本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好腦袋,是溫水中的一隻青蛙。然而隨著行政工作年資越來越長,透過許多自我觀察與他人的反應,我查覺到自己的腦袋的確算是不錯的。

    這麼說,不是要炫耀。要談的是,聰明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幾年前,我跟我那個學霸老哥在聊天。我認為我的反應不夠快,讀書也得花很多時間,是靠每日苦讀才考上第一志願的。老哥給我的答案,開啟我去思考聰明的定義。

    「聰明有很多種啊!基本上能夠進臺大的學生,都有不同的聰明。」他說他在臺大的時候也看過很多人看起來幾乎沒讀書,照樣拿書卷獎,那種頂尖聰明的學生在臺大比比皆是。只是,要考上臺大,一般而言在高中階段都要有一定程度以上的自制力與時間管理能力。換成現在比較流行的詞彙,就是「恆毅力(Grit)」。

    我的確是吃苦耐勞型的,以為「勤能補拙」,很擅長訂立計劃然後執行。我也很會考試,可能讀的書不太多,但我很會融會貫通,把知道一點點的內容,用邏輯的文字有層次地表達出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研究所我只讀了 2 週的書就考上了。但我以為這種能力大家都有,只是個性不同,要不要認真做而已。

    只是後來「勤能補拙」這個論點也被打破。「笨的人同一個章節要念五遍,聰明的可能一遍就懂了,大家都是24小時,聰明人還是能讀比較多的書。」那位自認不聰明的 S 同事跟我說。

    我發現我才是那個不聰明的人。這樣的人情世故,是我從未經歷過、體驗過的,不只是溫水裡的青蛙,而且還是井裡的青蛙。

    什麼是真正的聰明

    前幾天有一本書熱騰騰出版,叫做《什麼是真正的聰明?: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將危機變轉機的生存力 》。我先下單買了紙本,後來又等不及,也買了電子書先睹為快。我捧場的原因,主要是作者齋藤孝寫作的口吻很適合我任教的青少年年紀來看,淺顯易懂,但是卻有因為歲月累積而蘊含的人生智慧在裡面。一開場,就提到一個關於聰明的迷思:「會讀書,就等於聰明嗎?」

    工作很多年的我們,在職場上遇到形形色色的工作夥伴後,對於這個答案當然都會直搖頭。我們遇過太多學歷漂亮,但工作能力差評的人。只是我們可能都沒有思考,那怎麼樣才是真正的聰明?會讀書不是一定能定義真正的聰明,那麼之前提到的有恆毅力的人、善於融會貫通的人,又是真的聰明嗎?

    齋藤孝把聰明定義為

    「能否適應社會」、「將聰明才智發揮在好好地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因為離開學校後,「大人的聰明需要用到五、六十年」,這才是「不可或缺的聰明」。

    進一步,作者又提到現在的教育,應該從給予學生知識,轉化為拓展「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以及「個人學習欲」方向。

    重點在於主動、互動與深度學習。能夠獨立思考,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他人對話,以及擁有發現問題、自己探索、自己研究的能力。

    除了以上,齋藤孝還點出一個我認為工作上很重要的能力,就是預警能力(proactive)。

    預測下一步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求生能力。比起危險已經逼近到眼前才發現,提早注意到危機的來臨,事先想出各式各樣的因應之道,也能順利地脫逃。
    現在能採取更好的行動,是因為能夠預測到下一步。
    不斷地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好、變得更強、出奇制勝。因此,能夠想到接下來該怎麼做比較好,就表示頭腦非常聰明。

    各位如果已經在職場上打滾多年、擔任主管職的朋友,想想自己的主管職,最重要的不就是帶著同仁們「趨吉避凶」嗎?因為自己有一定以上的高度與格局,能看到的層面也比較廣,自然能夠預測到每一步棋都會走到什麼局。如果遇到底下的同仁也能夠有這樣的 proactive 特質,大家互相補位,那真的是神隊友了!

    書才剛開始翻,作者就已經解答我多年來的疑惑,至少勾勒出一個框框。以這個論點來說,我常說 S 君有「馬路聰明 (street smart,甚至這個翻譯都出自他之嘴)」,充滿良善的馬路聰明,才是真正存在於社會上需要的聰明

    另外一個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他也解答了我為什麼會被誇讚聰明的疑惑。我對於不懂的事情,多半保持好奇,我願意去思考怎麼做會更進步,「我會進化」,我的前主管(校長)這麼描述我。

    然而,聰明這件事也意味著我必須時常反省自己,因為讓自己維持半滿的狀態,才是持續變聰明的法則,我知道自己還是會有沒耐心與不聰明的人互動的時候、脾氣不太好,但我也很阿 Q 地勉勵自己,哎呀人不要太完美,一步一步來。

    看了目錄,後面的章節討論了「學習的目的」、「去學校的意義」、「考高分的讀書技巧」、「養成閱讀的習慣」、「感受心流帶來的幸福體驗」(最近心流這個詞也很流行啊)、「青春期不一定是一場風暴」、「生存的意義」,看起來的確很適合給青少年當頭棒喝,或者爸媽來閱讀。我們活在一個價值觀很混亂的年代,嬰兒潮世代的阿公阿罵,跟00世代的只在乎自己舒不舒服,想法本來就不會一樣,但我認同作者最後的結語,聰明就是

    懂得思考,什麼是「重要的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