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 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

★迴紋針的小叮嚀★
  • 「非商業性」轉貼這篇文章沒問題,但請在轉貼文章時將這篇文章的連結一併附上,非常謝謝您的貼心與尊重。
  • 飲食或消費記錄多半有時效性,請將發文日期列入參考,並在前往消費前先跟店家確認。
  • 本部落格商業合作文絕對標示清楚,絕無置入,請安心閱讀。

  • bucketlist

    kick the bucket  「掛掉、蹺辮子」,bucket 的意思是「水桶」。當一個人想上吊自殺的時候,桶子一踢,人也就掛了。

    這就是 the Bucket List 名字的由來。

    這兩位都是硬底子的演員,不用年輕不用帥也不搞刺激的動作,我就是很欣賞這種憑藉歲月經驗累積出來的深厚演技。Jack Nicolson 的《愛你在心口難開》(As Good As It Gets)、《心的方向》(About Schmidt)以及《抓狂管訓班》(Anger Management)是我印象比較深的幾部。其中《心的方向》,跟 the Bucket List 有點像,描述一個為公司賣命幾十年後退休的 Mr. Schmidt,突然之間找不到生活重心。他開始開著一台破車,準備要到 Denver 參加女兒的婚禮,同時一邊旅行一邊找尋自己心的方向。途中,他將所見所聞寫信給遠在非洲坦尚尼亞、他公益認養的小男孩。這種向一個全然陌生人吐露心底最最深刻真摯的聲音,並且得到對方最溫慰的回饋。現代人生活的苦悶在這部電影中隱約地傳達出來:人一輩子在追求什麼?人生長路將盡,但有沒有人是自己可以託付內心的?人與人的疏離,使得我們非得向一個絕對不會闖入私我生活的陌生人尋求出口?

    Morgan Freeman 是這樣一個善用表情的演員,不僅是臉上的,他的聲音也帶著表情,同時也給人穩定的力量,所以常在電影中聽到他主述旁白,the Bucklst List 也不例外。從十幾年前的《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我便開始注意到這位演員(他也是這部電影的敘事者)。《王牌天神》他扮演的喜劇成分不多,不過老天神的角色倒是跟他的形象很符合。這次在《一路玩到掛》裡頭,有好多個鏡頭,我總有天神上身的錯愕,畢竟在這裡面,Freeman還是扮演一個比較博聞且穩重的角色,並不如 Nicolson 那樣喜怒明顯形於色。

    (以下字更多,請小心進入)

     

     

    我似乎對這種「找尋人生意義」類型的電影一向很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我看 About Schmidt 後會心情沈重–儘管退休對我而言還有好長一段距離。恰巧前幾天,我在 MyShare 摘了一篇MMDays的舊文,文章標題是《這一生,你追求什麼?》。我也常在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坐在公車上看著窗外的時候,一個人靜靜地思考類似的問題,好比說:我死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因此而心裡感到悲傷?我會因為什麼事情感到由衷的快樂與滿足?我會因為失去什麼而覺得再也沒有任何活下去的動力希望?我這一輩子,是不是就這樣過下去?當然還有一個最不可能解答的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想挑其中兩個容易的問題來自問自答,或許會比較容易貼近那個最無解的人生意義課題。

    第一個問題比較通俗,看起來簡單,但我竟然花了好些歲月來摸索:我會因為什麼事情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與滿足。許久以前,與一位稱的上算是 soulmate(靈魂伴侶)的朋友進行著我們稱為 intellectual talks 的話題,聊到「快樂」,這個看似簡單其實複雜的東西。我說,每當看到別人因為我的緣故而露出發自內心歡欣的表情,不管是因為我的幫忙或者我的照顧,我便也會感到十分地開心與滿足,彷彿這就是我存在的目的一樣。他點出一個重點:「妳的快樂都是建築在外在的因素上,一旦這些因素消失了,妳的快樂也就消失。這樣看來,非常地不穩當。」

    這番話在我心底放了好幾個年頭。我常常問自己,如果沒有這些,我要怎樣獲得快樂。

    又往後的幾年,我一直以為這個答案在我去了一趟英國的時候被找到了。我一個人在蘇格蘭與湖區旅行了兩週,做到了如何不因為外在的因素而覺得快樂、不藉由別人的肯定來找到自己的價值。我一直以為這就是解答,我一直以為我做的到快樂不假外求。

    然而,教了幾年書,遇到了一些好人壞人,結善緣的失之交臂的,我儘管知道不靠別人自己要怎樣才能快樂,但仍忘不了那種因為我的緣故,臉上因而露出滿足笑臉,或者豁然開朗用力點頭的表現。這樣的快樂,力量非常強大,會更加鞭促我奮力地為這些美麗的臉龐神情而奔跑,彷彿我就是因為這樣的使命而生。這跟一個人獨樂相較,是加倍地快樂。於是,我又重新賦予自己「什麼會使我真正快樂」這個問題的解答。

    相對的另一個問題「失去什麼就會失去生活的動力」,對我來說簡單多了。事實上我曾經一再一再地提到答案:「沒有什麼是真的不能割捨的」。物質生活不用提,我最近發現生活其實是可以用幾套衣服、一些基本的生活日用品就打發的過去的,沒什麼不好。而我對於各種人際關係,例如親情或者愛情友情,雖然重視,但一旦要說再見的時候到了也不會強留。看起來無情的要命,但這也是我個性的一部份。容易遺忘,容易從受傷中復原,是老天賜給我的福氣。

    這樣看起來,「我的人生意義」在某種程度上變的非常清楚。坦白說,我向來認為,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死去之後一切歸空,不管生前抓住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愛過誰恨過誰,全部都化為虛無。但在這無意義當中,若真要為自己找出什麼意義,目前來說大概就是這個了:我是一個必須為人服務的人,透過為人服務,我才能獲得更高層次的快樂,成就我的人生意義。我想我喜歡教書的原因也在這裡,可以看到學生上課時眼神一亮的瞬間,畢業後偶爾稍來幾聲問候說他們記得我說過的話,然後幾十年後得知這些人中的某些用自己的力量影響了更多人。光想到這裡,心中就一股熱血,覺得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有意義呢?

    所以,倘若要我列一個 bucket list,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下,其中一項便是「收集世界上最吸引人的表情」吧!可以是看到情人因為我對他的愛而回報我迷人的微笑,可以是台下學生因為我的講課而滿載而歸,可以是鏡中的自己因著成就這些人生意義而露出眉飛色舞的自信。

    [info]

    The Bucket List 英文官網

    (以上海報照片由官網下載)

     

     

     

    18 comments

    1. 一直很喜歡迴紋針的文字~ 這部電影是最近在HBO看了重播, 今日逐字閱讀了這篇,
      分享你細膩的感觸, 自己也很有收穫, 讓我心裡長久以來偶有疑慮有了找到答案的方向~~

    2. Cosette, 謝謝您的追本溯源。:)

    3. 實際上 
      kick the bucket 這句俗語是從16世紀的法國開始的 
      不是指自殺的人所站的腳凳 
      而是指吊起宰殺後的豬所用的杆子 
      此 bucket 並非目前英文 bucket 所指的桶子

    4. 前天看完這部片,不是很感人(催淚),但是卻是一部讓人深思的電影。
      一直以來常常都會想到自己會以什麼方式死去,讀西藏生死經時又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觀念,沒有面對死亡的人怎麼準備死亡,結論是,我想太多……..
      有個老笑話:
      一個富翁晚年買了個小島準備養老,當他面對廣闊的大海蔚藍的天空,讚嘆的對僕人說:這才是人生啊!一旁的僕人回答他:你用了六七十年追求的人生,我從一出生就享受著.

    5. 愛達林,沒錯。覺得看到大家開心的笑臉,自己也跟著開心起來^^ 是吧?

    6. 迴紋針你好~
      "收集世界上最吸引人的表情"..這也是為什麼上回在誠品的講座時
      你要大家帶一張照片去緣故嗎?^^

      ps.我喜歡收集各地的明信片,每當朋友出去玩時,會麻煩他們替我寄一張,自己出去時,也是會給自己來一張,也許也是某種記念吧~~

    7. 芹菜,對啊!我看到是這兩個演員就打定主意要去看了:)

    8. 看完這部片真的會讓人感觸良多~
      2位硬底子演員不慍不火的演技
      把這2個角色詮釋的很成功
      真的好看又很有意義!!

    9. 我也喜歡因為我的緣故..讓朋友感到快樂…
      看見朋友高興自己也開心…那真的是一股動力..
      這也算是被認同的一種嗎?
      我還在找尋自己的價值中…..

      剛好明天要來去看這部片~期待期待~

    10. 更正
      我沒有說誰不學(見原文)
      我只說
      思>學 ok?~~

    11. 莎蕾,別客氣,也謝謝妳。下面那個duckbird說,我都不學(他很瞭解我XD)這是事實,也是我想檢討的地方。不過時時刻刻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寫下來,未嘗不是一種學習。:)

    12. 學長,這也是為什麼你喜歡拍照的原因啊^_^

    13. Dear迴紋針,

      在電腦螢幕前,我也會心的笑了,謝謝你總是不吝分享這些生活點滴以及想法,
      在忙亂的生活中,總是有些人的部落格,可以提醒我,生命的美好,提醒我,別被
      城市的喧囂給沖昏了頭,而真的能夠靜下心來,好好的想一想.謝謝你

    14. 很喜歡這一篇喔!

      "收集世界上最吸引人的表情"也是我的願望之ㄧ呢^_^

    15. 偉,是沒錯啊!不過這也是我經歷一些事情之後,仍然還是這樣做會讓我比較快樂。可以說沒有進步啦~但這沒有進步的背後,卻是多了一份珍惜、確定與執著。:)

    16. 恕我僭越 如果不喜歡可自行刪除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以這篇看來 (思>學) 太多了
      學 才能增加 思考的 content

      這篇感想的調調
      好像跟以前差不多

      再一次 Sorry

    17. hi
      超巧耶
      我昨晚才寫這篇感想!
      這部電影
      我很推薦 真的很多感觸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