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登於2010年10月2535專欄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大家都知道footprint「足跡」是什麼,但是近年來還有個新名詞,稱為 carbon footprint 「碳足跡」。碳足跡指的是個人、家庭、公司或者產品在日常生活的活動或使用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es)數量,以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當量為單位,用一個以人類活動為基礎發展出來的計算公式,藉以衡量這些活動對於地球環境的影響。
這是個很嚴肅很遙遠的議題嗎?其實不會喔。舉凡開車上班、看電視、夏天吹冷氣冬天開暖氣、大口吃漢堡、到便利商店買保特瓶運動飲料來喝,這些我們日常生活會從事的行為,都會留下碳足跡。根據計算,開車一公里會產生0.22公斤的二氧化碳、開冷氣一小時產生0.621公斤的二氧化碳,而一個人如果每天吃一個漢堡,一整年就可排放出大約1,131公斤的二氧化碳。最後有個數字讓大家參考,台灣每人平均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carbon emission)是11.26公噸,,名列全球第22名,但是如果種一顆樹,平均得經過40年才可為地球減少465公斤的二氧化碳,這樣算起來,需要多少棵樹才能抵償掉(offset)我們對於環境的傷害呢?
減少碳足跡其實很簡單,使用環保筷(reusable chopsticks)而非免洗餐具(disposable cutlery)、盡可能以走路騎單車代替開車,若開車也盡量共乘(carpooling)、申請電子帳單以減少紙張使用、自行攜帶水壺而避免購買瓶裝水(bottled water)……。有一句克里印地安人(Cree Indian)的諺語是這麼說的。”Only when the last tree is cut; only when the last river is polluted; only when the last fish is caught; only then will they realize that you cannot eat money.” (直到最後一棵樹枯死,最後一條河川被污染,最後一隻魚被捕殺後,人類才會了解,錢是不能拿來吃的。)我們總不希望我們窮的只剩錢吧?
[延伸單字]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conservation 環境保護 / 保育
sustainability 永續性
green architecture 環保綠建築
eco-friendly /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ducts 環保產品
recyclables 可回收物
the greenhouse effect 溫室效應
global warming 全球暖化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都市熱島效應
climate refugee 氣候難民(因氣候變遷引起的天災而受害被迫遷居的人)
ecological systems 生態系統(簡稱ecosystems)
habitat 動物棲息地
ozone layer 臭氧層
methane 甲烷(與二氧化碳同為溫室氣體的一種)
acid rain 酸雨
deforestation 森林濫伐
food chain 食物鏈
carbon offsetting 碳抵銷
renewable energy 可再生能源
fossil fuel 化石燃料
alternative fuel 替代燃料
landfill 垃圾掩埋
incineration 垃圾焚化
manure動物糞肥
[實用對話]
Man: I’m considering getting a sedan now that my new boss promised me a private parking space.
Woman: No, that’s not 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男:我在考慮買台轎車來開耶…我的新上司答應給我一個私人停車位。
女:不要,開車對環境很不友善。
Man: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
Woman: You know, a car consumes gas and this will cause much mor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which is a great threat to our earth.
男:那是什麼意思?
女:你知道嗎?車子得吃汽油,這就會造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啊!這對地球是個很大的威脅。
Man: Okay. Then what do you suggest?
Woman: You can take public transit, bike or even walk to your office.
男:好吧。那妳有什麼建議?
女:你可以搭乘大眾運輸,騎腳踏車或者甚至走路去公司。
Man: Walk? Oh, come on! That’s the last thing in the world I want to do.
Woman: Well, or maybe you can carpool. Ridesharing saves the planet as well as your pocketbook.
男:走路?拜託!我最討厭走路了啦!
女:那…或許你也可以跟別人共乘啊!共乘可以拯救地球,也可以幫你省荷包喔!
[實用單字句型註解]
* I’m considering .… 我正在考慮…(後面如果是動詞要加ing)
* What do you mean by…? 你說…是什麼意思?
* That’s the last thing in the world I want to do. 那是我最不願意的事。直白的翻譯是:「那是世界上我最後一件想做的事」 ,也有其他類似句型 He’s the last person in the world I want to see. 「他是世界上我最不想見到的人」。
* pocketbook 錢包,可以指個人或國家的財力來源
版主,真得非常推這篇文章。
若碳足跡越少,對地球越好。
感謝分享。
請問應該用”that’s the last thing in the world I want to do” 還是 “that’s the last thing in the world THAT I want to do” ? 謝謝!
您說的 that 當關係代名詞,在句中是受詞(做後半句do的受詞),可以省略。而且省略更好,因為前面已經有that,省略讓句子精簡而且避免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