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旅] 遺忘或被遺忘:侯硐小鎮

★迴紋針的小叮嚀★
  • 「非商業性」轉貼這篇文章沒問題,但請在轉貼文章時將這篇文章的連結一併附上,非常謝謝您的貼心與尊重。
  • 飲食或消費記錄多半有時效性,請將發文日期列入參考,並在前往消費前先跟店家確認。
  • 本部落格商業合作文絕對標示清楚,絕無置入,請安心閱讀。

  • 1387876589

    一早跳上往北的電聯車,車上還滿載著通勤旅客以及打算往平溪遊玩的青春一族。不消一個小時,電聯車就到了侯硐。

    侯硐,原名叫做「猴洞」,附近山中曾是許多猴子群聚所在。不過當地居民因為不喜歡「猴洞」這名字,因此改名為侯硐。在我到達之前,原以為侯硐火車站規模一定很小,畢竟是個小鎮,應該就如平溪線沿線的幾個地區小站一樣。沒想到侯硐火車站還挺大的,後來想想,這裡畢竟在日據時代產煤量很大,應該也是個風光一時的城鎮,便也不足為奇。

    1387876590

    侯硐火車站設站於1920年代。其最大的特色是,所有的站長室、售票口、剪票口都設在二樓,就是上面照片中看到的天橋那裡。

    1387876598

    出了火車站馬上就看到一棟廢棄的鐵皮大屋。這是「瑞三礦業」整煤場的舊址,如此破落的景象,對我卻有種不可抗拒的吸引。根據查到的資料上說,瑞三礦業曾經是產煤量排名全台第一的公司,而且品質非常好。只不過照現在這樣看起來,再想像英雄當年,真有種不勝欷噓之感。

    1387876597

    儘管周圍以柵欄圍起,但還是可以找到一處開口。

    1387876601

    這是瑞三礦業的運煤橋。橋同樣建於1920年,是為了配合開採的煤礦方便運送至山下的整煤場而設計建造的。與底下的基隆河相映成趣。

    1387876607

    回到侯硐鎮上。如今侯硐鎮大部分只剩下老一輩及幼童居住,年輕人多到外地發展。整個鎮上就是這樣一副祥和寧靜的氛圍。

    1387876608

    到侯硐來,通常不會錯過這「一百階」。這一百階已經有160年歷史了,原來是到侯硐神社參拜的用路。經多次翻修後現在都是水泥台階了。我沒認真去數究竟是否真有一百級階梯,不過後來碰到一位住在「五十階」處(就是一百階的中間那棟屋子 ^^)的老阿嬤,她操著我有點聽不太懂得台語口音說原本真有一百階,不過後來「去頭去尾」之後就沒有了。至於什麼叫做「去頭去尾」?我礙於自己的台語能力也就沒再問下去。

    1387876605

    這是侯硐神社的鳥居入口。荒煙蔓草,不過看起來上面現在只剩一座涼亭。神社早已不復存在。

    1387876606

    早在念研究所時爬了幾次草嶺古道,當時就喜歡上這種走在野外的輕快感,所以就去找了一些古道的資料。當時因為「侯硐—九份」古道的關係,便已知道侯硐這地方。事隔多年,古道還沒走成,侯硐小鎮竟然也是一直到現在才有機會一探究竟。

    面對侯硐這樣一個看似遺世獨立的山中小鎮,我一直在思索的是,它究竟是不小心被遺忘了呢?還是它刻意選擇這樣生活方式?每天火車站的車班來來去去,停下來卻沒幾班,在大多數旅客的心中,這不過就是一個地名罷了,就算要選擇郊外踏青,也多半選擇到瑞芳轉平溪線小火車,往十分、平溪、菁桐去。但話說回來,這裡的居民也許還比較喜歡這樣不被眾多遊客打擾的生活也不一定。過度的宣傳帶來如過江之鯽、素質不一的遊客,反而破壞了鎮上的安寧。

    更或許,侯硐人民根本沒想那麼多。他們安於現狀,有外地人(如我)來就開心地問候聊天,否則就坐在鞦韆椅上享受涼風徐徐,度過一個悠閒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