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瑞芳李大哥不棄嫌,約了我還有其他可能彼此認識或者不認識的網友,週末一起到他在瑞芳的透天厝作客。去之前只知道會玩幾場桌遊(也或者稱之為聯誼也無不可^_^),其他的行程我也沒仔細問,當天帶了一個小小的伴手禮很放心地就出發去他家了。
一直到了他家,他才跟當天來的朋友說明當天的活動規劃:先去瑞芳美食街吃個中飯,然後爬瑞芳附近的秀崎山,下山之後吃個當地最有名的保雲芋圓,然後回家玩「妙不可言 Dixit」桌遊。
我想大哥非常了解我這個身為美食部落客的需求。(微笑)
保雲芋圓的地點就在瑞芳火車站後站一出來的街上。據大哥說,原本保雲所在之處,多年以前是火車站的前站,人潮不斷錢潮也跟著來,現在變成後站之後,來保雲的客人還是絡繹不絕,實在是因為這家甜品店名氣實在不小,甚至有人說:「沒吃過保雲芋圓就等於沒來到瑞芳。」
「保雲」這個名字是從創始人的名字得來的,保雲阿嬤原本是宜蘭人,當年嫁到因著挖礦而發達的瑞芳,當年利用她的外公所種植的地瓜、芋頭等農作物,巧手製作成芋圓地瓜圓,用甜湯滿足了當地川流不息的在地與外來人口。因此也有人說真正發明芋圓地瓜圓的就是保雲阿嬤。
目前掌管保雲芋圓店裡生意的是第三代媳婦。除了招牌芋圓外,也有嫩仙草與豆花,要點大盤的剉冰這裡也有。倘若想吃點熱呼呼的,店裡也有甜不辣。
大紅燈籠配上厚實的木桌板凳,保雲芋圓的店裡有一種濃濃的古早台灣風情。不過左右看了一下,有一整面牆竟然是旅行照片以及一架一架的自行車。大哥說,這些照片都是老闆騎自行車到西藏去所拍攝的照片,牆上的自行車也都是他的收藏,也因此店中不時可以看到車友到此來小憩享用點心。「那老闆呢?」我問。「在隔壁賣麵呢!」噢!隔壁那家「面麵俱到」也是同一家人開的。
我點了鮮奶嫩仙草。除了鮮奶與嫩仙草外,還可以外加兩樣配料,那當然一定要點芋圓地瓜圓囉!另外我還選了蜜芋頭。
保雲的自製嫩仙草,果真極嫩,口感清爽絲毫沒有苦澀的味道。芋圓地瓜圓色澤自然,吃起來嚼勁兒十足,甚至對我來說有一點點偏硬,也吃得出有芋頭或者地瓜的纖維顆粒。至於蜜芋頭,甜度適中,不過軟爛的程度不是很平均,有的還略硬,有些滾得透一點的就入口即化。
吃完了保雲,大哥興沖沖地帶我們回到中午用餐的瑞芳美食街。他對我說:「妳一定要來拍這個。」
一進美食街就看到一架攝影機在對著胡椒餅攤位拍攝。只見大哥很快地掏出了錢,一下子領走 10 個胡椒餅。「就是這個啊!」我瞪大了眼。「妳看看這胡椒餅!老闆娘的單子上全都是預訂的,現場等不知道得等多久。」
我就說啊,他果然了解美食部落客的需求。
當地人管它叫「美食街胡椒餅」,真正的名字是「林記福州胡椒餅」。一個餅比女生的拳頭還要大,賣 40 元。餅皮薄而紮實,肉餡子多汁有彈性。只是比較起來,我還是喜歡之前去宜蘭,在羅東買到的炭烤胡椒餅。
當天吃吃喝喝,全都是大哥掏腰包,所以一定要謝謝大哥的熱情招待!(鞠躬)最後貼一張秀崎山山頂眺望的照片。這座山來回只需要 1 個小時就可以走完,是很輕鬆的郊山行程。許多遊客都只往九份或者侯硐貓村跑,瑞芳遊客反而不多,爬個山吃個芋圓與胡椒餅,倒不失為一個輕鬆卻又充實的水金九之旅。
[info]
保雲芋圓
新北市瑞芳區瑞芳街6號
02-24974268
9:00-23:00 (冬天22:00)
林記福州胡椒餅
新北市瑞芳區民生街32號
02-24968372
10:30~19:00
[mappress mapid=”401″]
保雲這間有點神奇。小時侯這家賣東西的主力其實是雜貨店跟菜頭魯(就是甜不辣),只有夏天才增加賣冰,而且印象中小時侯看他們家煮芋圓,都是市場那種大批發袋子的現成芋圓、脆圓等,沒聽說過芋圓是他們家發明的這事,應該是包裝出來的故事,老當地人不太會特意去吃他們家的芋圓,反倒吃菜頭魯的比較多,因為以前真的賣的很便宜,十塊錢有一大碗甜不辣、菜頭、魚丸、豬血等還有湯喝到飽。
至於那家胡椒餅更有趣,那家其實在瑞芳沒開很久,也不是原本的老店,忘了是七堵還是哪過來開的,本來也沒什麼人吃,不知道哪來的部落客還觀光客寫一寫之後變名店,我自己本身也沒買過,看到一堆人排隊覺得有點莫明奇妙。
瑞芳美食街的老店大概就是福哥牛肉麵,不過傳到第三代手上味道也變了,而且一家變成n家,味道都不太一樣。豐味肉焿跟鹹粥算是開很久的店,鹹粥其實味道很普通,以前生意很好是因為他的炸物很便宜,但現在也不太便宜了。豐味肉焿算是比較少見的作法,沒用勾芡做清湯。
過去印象老街生意還沒遷到美食街,最受歡迎的除了福哥牛肉麵外就是入口處那家蚵仔煎跟麵線,但後來傳到第三代之後可能老闆常常邊顧店邊打電動所以生意愈來愈一般般。
美食街裡賣米苔目的老闆娘秋雪,以前是瑞芳最有名的芭雷舞老師,很厲害很堅強的一個女性,在這之前還做過瑞芳第一間漢堡店,很會賺錢,但命不好,很辛苦…
老在地人離鄉之後會回去吃的東西大概就是福哥牛肉麵、蚵仔煎、豐味肉庚、美食街紅茶。陽春麵那種口味的麵攤,在消防隊對面有家店要開不開的是最好吃的(但可能又沒做了,真的要開不開),火車站到美食街那條路上有個賣割包的賣了四五十年了算是在地人吃的有感情的(以前都是沿著街叫賣,老闆年輕時肺活量不錯),至於其他的店大部份都是近十年左右觀光大好才跑出來(包括那個胡椒餅),然後有些店開始給自己寫故事做品牌(比方說保雲芋圓)…
另外我不是很懂為什麼龍鳳腿這東西有這麼多觀光客推,小時侯看到路邊在賣完全沒興趣買,印象中那個根本沒人要吃,一開始賣的人就只有一攤生意也不好,自從食尚玩家報出來之後就變很多攤在賣。倒是賣油煎蕃薯粿的這東西真的除了瑞芳外真沒看過人賣,但很油非常油,吃起來其實也普普,就蕃薯泥加粉然後用很厚的油去溫炸,會肥死人。
其實以前美食街裡有一家賣營養三明治的,那真的是營養三明治的發源老店(之一?!),跟基隆那間聽說是同源。但之後不賣很久了,又跑出來賣的人好像就不是同一掛的了,接著沒多久好像配方就open出來到處有在賣,吃起來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有興趣可以去考察一下瑞芳有個叫「黑肉」的老闆娘開的米店,那是一個傳奇故事,地點在瑞芳國小對面,不知道這個人還在不在人世間。還有李大哥他家隔壁其實以前是瑞芳最紅最大間的茶室 – 海濤茶室,裡面也不少故事。對面的巷子進去是吳念真大導的舊居,裡面更多故事…
說到底,瑞芳的飲食文化,真的也隨著觀光的興盛完全變質了,有時侯飲食之所以美味,是因為回味起過去孩童時期物資貧乏時那種偶一奢侈的好滋味,時過境遷後再吃可能就不真是那麼回事,有時侯是吃的人已經不是那麼回事,有時侯是做的人已經不是那麼回事了…
哇!這真的是一篇非常珍貴的資料啊!謝謝您的熱心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