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食] 台北廣州街夜市 豐原廟東清水排骨酥 還有其他
好吃的小吃還是會留在記憶中很久很久,就像是好久以前曾經去豐原吃到的排骨酥麵,翻了舊文章才發現那是 2006 年的事情!在廣州街夜市偶然看到這一家,白底藍字簡單的招牌,與記憶中的一模一樣。我們逛了一圈後,決定要來確認一下,是不是同一家豐原老店。
走出舒適圈,探索自己的能與不能 | depuis 2004
好吃的小吃還是會留在記憶中很久很久,就像是好久以前曾經去豐原吃到的排骨酥麵,翻了舊文章才發現那是 2006 年的事情!在廣州街夜市偶然看到這一家,白底藍字簡單的招牌,與記憶中的一模一樣。我們逛了一圈後,決定要來確認一下,是不是同一家豐原老店。
我不會說我當時想不開,或者哪根筋不對(若有,那肯定是開玩笑的場合),才跳入學校行政的火坑,至今身陷其中,看不到有哪一天會浴火鳳凰、涅槃重生。我儘管是個土向星座的人,但骨子裡不太安分,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個冒險家,喜歡變動。然而,我很清楚知道,我冒險的本錢源自於對於自我能力的信心,有把握了我才會去嘗試新鮮的玩意。「人貴自知」是我的座右銘。在累積了多年的教學與導師經驗後,我告訴自己差不多了,我可以試試看新的工作內容了。
走遍世界,自己的家鄉臺灣卻沒真正深入地、好好地遊歷一番。不過因為疫情的緣故,沒有辦法出國,也正是個在地旅行的機會。南投魚池鄉的三育基督書院就是個日月潭周邊的私房景點。地點比較遠的關係,加上學生放假了,並不像一般的大學校園那樣猶如公園般嘈雜。遊客們也很自律,知道這是校園,也不太會吵鬧。
很奇妙的是,每次有多人聚餐時,我常常想到雞家莊。之前的用餐經驗一直都很好,不管是食物或者服務都很到位,若想吃台菜的朋友,向來是我推薦大家聚餐的首選。這次期末主管聚餐,我事先打電話到雞家莊預訂了一桌,也順便在電話中詢問是否有任何需要事先預留的招牌菜,服務人員很熟門熟路地推薦了「三味雞」半隻,其餘的菜餚當場再點都可以。
甲山林湯旅是臨時起意在網路上找的,地點離住家也不遠,就在台北大學附近,加上價格不貴,還號稱有湯屋,於是就訂了房間。他們的湯屋有兩種大小,我訂的時候大房間已經都沒有空房,所幸小湯屋還有一間。除了湯屋外,也有一般商旅的房型,價格比這更低。
先前吃過像是錦州街附近劍持屋本店、已經暫停營業京都屋,南港區大人氣的板前屋,卻從未吃過梅子的蒲燒鰻料理。梅子餐廳有兩家,一家專做台菜,另一家則是日式料理,兩家對門而立,都在靠近林森北路的六條通巷弄內,位置相當好找。
相較麵屋極鶏,雞吉君的這一晚濃厚雞白湯拉麵等級顯得簡單多了。略鹹的湯還可以喝上幾口之外,我格外喜歡他們家的麵條,嚼起來顯得軟中有彈性,略粗且帶著厚度恰巧可以吸附更多的濃厚雞白湯,與義大利麵的概念是一樣的。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店家的用心,因為聽說淡麗湯頭用的就是細麵,相得益彰。
Hotel OTTO 是我在 Agoda 上發現的。剛好 Agoda 當時特價 5 晚含稅、含早餐總價台幣 10588,也就是一個晚上台幣2100塊。我每天都吃超大份量的早餐,一餐可以抵兩餐。所以才說早餐 18 歐元真的很值得,而我的房價含早餐也真的是被我撿到便宜了。
天慢慢亮起來,你就會完全明白我說的,所有努力都值得,包括不算早的早起,包括忍受使人凍僵的寒氣,包括你還為了目睹這令人感動的獎項所做的所有付出。
我曾經在 IG 上看過人拍攝查理士大橋層次交疊,鮮少人跡的作品,如今就在我眼前!美到我不自覺停下腳步,嘴巴大張……有那麼幾秒鐘,我離開我自己,沈醉在這猶如在仙境中的景色,也或者說回到200年前的東歐古城。
這次依舊住在布拉格的小城區、河的西岸這一頭,在 booking.com上覓得一間價格還算實惠的飯店,1 月份雙人房含早餐 3 個晚上 169 歐元,平均一晚 56 歐元。我還請飯店派車來機場接我,28歐元(一般 2000 cc,若加上大行李最多可搭 3人),價格也沒有比較貴。The Charles Hotel 的位置也是很大的優勢之一。旅館大門位於安靜的巷內,但出了旅館走到距離小城區通往查理士大橋的主要街道,左轉馬上就可以看到查理士大橋了,約莫 50 公尺而已。
與一號館一樣,小房子二號的地理位置鄰近熱鬧的海安路,鬧中取靜,距離小吃也多半是步行之遙。更棒的是,民宿本身樓下就是主人自營的咖啡館(小房子咖啡 L. M. Cafe),二樓與三樓才是民宿,房客在咖啡館打烊後可以使用吧台裡的餐具與廚房,半夜若是餓肚子想吃點簡單的熱食也可以到樓下自炊。
由於這一年多來工作極為忙碌鮮少有時間休閒及運動,身體小病小痛實在不少。小劇場上演時猶如巴黎歌劇院的我萌生了大型健檢的念頭,最重要的還是諸如腸胃及乳房等女性熟年檢查,所以打聽了幾個醫院,最後還是回到兩年前去的台安。台安有一個 28800 的女性套餐,除了基本檢查外,還包括頸動脈甲狀腺超音波、鼻咽內視鏡、抽血檢驗的項目比較多(我抽了七管血),還有我要的無痛腸胃鏡與乳房攝影。
台北有幾家鰻魚飯的推介店家,幾乎都是老店,分別是行天宮附近的劍持屋、國賓飯店附近的濱松屋,以及南京東路中山北路附近的肥前屋與京都屋。十幾年前還在美食部落格圈廝混的時候(現在我都自嘲自己早已退出,是過氣的美食部落客),常與同事到處找鰻魚飯名店來增加經驗值,上述的幾家老店都是口袋名單。而前些日子去的板前屋則是這幾年眾人推薦的新星。也因此聽到京都屋要停止營業的消息,心中不免有一點惋惜。
多年前托老師師丈的福,有機會吃到圓山大飯店的圓苑。當時還是簡單的中式江浙餐廳,價格略高,但食材與口味皆講究,最著名的莫過於蔣宋美齡欽點的紅豆鬆糕,更是年節預訂熱門選項之一,好吃之外,看起來也吉利討喜。多年後,圓苑搬到一樓來,佔據圓山大飯店的一樓,挑高的落地窗能隔著綠色灌木叢遠眺臺北市街景,用餐環境格外舒心。今年生日,承蒙許多人的恩惠,吃了不少生日大餐,其中兩頓都是在圓苑。第一頓是老師師丈提前幫我過的,第二頓則是跟一個朋友一起享用,這裡一併寫出來。
之前不管是劍持屋或者濱松屋,鰻魚吃起來整個都是軟的,很輕易就能以筷箸夾起,入口雖可能有一些細微的刺,但總不損其細緻的口感。而板前屋的鰻魚,魚皮被碳烤的焦脆,因此吃的時候還要花一些些功夫咬下,真的很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