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旅] 2018冰火謳歌:丹麥哥本哈根必吃早午餐:新港附近 Bistro Royal
Bistro Royal 在 google 在地導覽分享的評價中不是最高的,但即便如此,我也依舊認為它們的早午餐非常棒。其實不僅在 Royal Bistro,在北歐旅行我們上餐廳吃到的餐點幾乎都有一個共通性:食材都新鮮而且在地,只要稍稍調味就會非常好吃,毋須過多加工矯飾。
走出舒適圈,探索自己的能與不能 | depuis 2004
Bistro Royal 在 google 在地導覽分享的評價中不是最高的,但即便如此,我也依舊認為它們的早午餐非常棒。其實不僅在 Royal Bistro,在北歐旅行我們上餐廳吃到的餐點幾乎都有一個共通性:食材都新鮮而且在地,只要稍稍調味就會非常好吃,毋須過多加工矯飾。
有機會到 Bled 來,一定要試試看這裡的 Original Cream Cake。我不敢說這是世界無敵好吃的蛋糕,但在克羅埃西亞吃了幾次他們的 cream cake,再到這裡來吃,比較之後,才知道 Hotel Park 的 cream cake 是真的值得推薦的!
KOKS 的主廚是 Poul Andrias Ziska。曾有人問他,當初為何走上這一行,他很嚴肅地說,只是因為受夠學校教育了,想做一點不一樣的事。他從小在這塊土地長大,知道法羅群島最多的便是海裡豐富的魚獲資源以及島上比居民還多的羊群,這兩種山珍海味,結合島上數百年以來傳承的食物保存方式「風乾」與「發酵」,並且憑藉著處處皆可汲取靈感的努力,讓他今年不到 30 歲就已經獲得米其林主廚的頭銜。
這次會來愛丁堡,並不是懷舊而來;他純粹只是個功能性的中繼停留城市。一天之中,我也只能大概 Royal Miles(愛丁堡最有名的「皇家哩大道」)走九遍,試圖比對與我在 2004 年造訪這座城市所留下的記憶是否一致。我問旅伴是否對於哈利波特的誕生地有興趣,她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們就去吧。
「象之屋」,我都這麼稱呼 Elephant House 這家咖啡館。J.K. Rowling 以哈利波特系列成名前,當時失業還領著政府救濟金時,時常到這裡用餐巾紙寫著小說草稿。如今這本書已經問世20年,象之屋門口依然流連著不少慕名前來的遊客。不過幸運的是,多半也只是拍拍照就走了,真正進來的遊客大概沒有徘徊的十分之一,所以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被安排到能夠望見 Edinburgh Castle 的位子。
位於小巨蛋站與忠孝敦化站中間的這一帶,包括八德路延吉街、中崙市場這一頭,其實藏有非常多好吃的餐廳小店。這裡的店家,不像東區餐廳那樣的花俏(但壽命短),而是踏踏實實做好料理,不僅吸引外來客,也提供在地生活的鄰居們有許多用餐的選擇。之前寫過的「秦小姐豆漿」、「村子口眷村菜」、「富順樓烤鴨」、「先進海產店」、「回館:回回私家菜」、「聞明堂月十二曲的養汁芋頭酥」等都是這樣的老店,而今天這一家 La Locanda ,儘管開店不過一年多,因為老闆是義大利人,用料實在,烹調道地,因此也成為我跟朋友聚會的愛店。
之前 Gontran Cherrier 來台在忠孝東路上開店時,我便已經開始關注這家以法國可頌麵包為招牌的麵包烘焙坊。只是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也或者是我太久沒有去法國旅行,無心注意法國近來有什麼竄紅店家,坦白說,他們來台開店之前我還真不知道有這家麵包店。巴黎好吃的麵包店太多,而且多半都是一些街邊的無名小店,若真有 Gontran Cherrier 這樣的麵包店,會不會跟 Paul 一樣事實上只是個普通的連鎖店呢?
香色位在總統官邸的附近,而且門口沒有招牌,得依循手機地圖與網路上的照片才能確認眼前斑駁的木門就是餐廳的入口,而還得按門鈴才得其門而入。這樣破敗的外表並不是無心整理,而是香色刻意營造的氛圍。
table for ONE 「一人餐桌」的想法非常簡單。有鑑於大家依賴成性,好比說依賴朋友、依賴家人,依賴手機,但卻往往忽略善待自己,忠於自己,一個名為「驚喜製造」的團隊發想了這麼一個獨特的用餐環境。在這個空間中,24 張單人餐桌被恰到好處地擺放,前來用餐的客人各自在自己挑選或者被挑選的位子上吃一頓飯。當然囉,也不限定非得是要單身男女才有資格(畢竟這不是相親大會),只要是有心體驗一人餐桌的人都可以來預約吃飯。好友一同前來,也會刻意安排彼此坐得遠遠的。
「賦樂旅居」其實是華泰飯店集團旗下的第五間飯店,而 TK Seafood & Steak 是飯店內唯一的餐廳,一樓是明亮挑高的用餐區,有著時下最流行的 loft 風格與水晶吊燈非但不顯衝突,反而給人摩登華麗的時尚感。
若你是肉食主義者,若你還有同伴一起旅行,到義大利佛羅倫斯千萬不可錯過的菜餚便是它的丁骨牛排(Bistecca
我是個俗氣的旅行者,到波隆那這座曾被譽為義大利文化之都的城市,目的只是為了要去聖馬利諾共和國,還有吃道地的波隆